2021年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1-11-02 21:09 |
新华社记者:11月1日至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峰会发表书面致辞,阐述中国气候治理主张、宣传介绍中国气候治理成就和贡献。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汪文斌:10月31日至11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英方于11月1日至2日举办“世界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发表书面致辞。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等重大时代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提出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等三点主张。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1+N”政策体系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习近平主席的书面致辞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获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以实则治”,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路透社记者:请问中方领导人为何只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讲话,而不是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 汪文斌:据我了解,会议主办方没有提供视频与会方式。我要强调的是,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发表书面致辞,体现了中方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呵护地球共同家园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中方的有关主张和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认可。 澳亚卫视记者:据报道,今年以来,安天科技集团捕获了多起针对中国和南亚次大陆国家的钓鱼攻击活动,来自印度的网络攻击者试图攻击中国的国防、军事以及国企单位。有关分析报告即将对外公布。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具体情况建议你向网络安全主管部门了解。作为原则立场,我愿强调,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 韩联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据报道,中国和俄罗斯近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散发了一份涉朝决议草案。外交部能否介绍有关情况?第二个问题,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会见了朝鲜驻华大使。昨天,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同韩国外交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举行了视频会晤。你能否介绍中方近期在促进朝鲜重回对话谈判方面所作的努力?中方对推动朝鲜重回谈判有何期待? 汪文斌:关于第一个问题,上周五,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散发了一份涉朝鲜决议草案。当前,半岛形势复杂敏感,政治解决进程停滞不前。中俄此时共同提出安理会涉朝决议草案,主要考虑一是巩固半岛问题政治解决正确方向,为有关各方早日启动对话营造氛围、提供助力。二是朝方近年来已采取多项无核化措施,其正当合理关切应当受到重视和回应。三是国际制裁、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朝经济民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安理会应为外界对朝支持和帮助提供便利。四是安理会应适时启动涉朝决议可逆条款,调整经济民生领域部分制裁措施,这也是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应有之义。五是改善南北关系,推进和解合作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应予支持并创造必要条件。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看待中俄提出的决议草案,共同为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作出努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方一直为推进半岛和谈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与有关各方积极互动、深入沟通。我们坚决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做劝和促谈工作,支持一切有利于缓和局势、促进对话的努力。中方提出“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中俄还在安理会共提了政治解决半岛问题的决议草案,呼吁早日重启对话,这是当前形势下非常建设性的举措。 中方认为,当前半岛问题的症结在于朝方已采取的无核化措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合理关切没有得到应有回应。美方应正视症结所在,拿出有吸引力的对话方案,不能只喊口号不见行动。中方愿就半岛事务同有关各方加强沟通,继续积极致力于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向前发展。 深圳卫视记者:据报道,11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阿富汗局势动荡期间,美曾试图说服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允许美在其领土驻军,但均遭拒绝。今年6月俄美元首会晤期间,俄方对美方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试图在中亚国家部署军事基地。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你所提到的几个国家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目标,有关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年,给阿富汗和地区和平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引发巨大人道主义灾难。美方应该深刻吸取教训,纠正穷兵黩武的政策,切实尊重地区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避免重蹈覆辙。 《人民日报》记者:据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将加入《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你能否进一步介绍相关情况? 汪文斌: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中国加入《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贡献。 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森林和土地利用方面采取切实保护措施,取得了卓越成效。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2%增加到今天的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了85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中国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趋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为全球贡献了五分之一的土地恢复净面积。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中国在保护森林和土地方面的努力,不仅为中国添绿,也为世界增彩。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以实际行动应对危机、化解难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总台央视记者:中方已于11月1日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否介绍中方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