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4-03-18 21:15 |
毛宁: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不是来回答提问的,而是要向大家介绍我的新同事——新任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林剑。今天,他将作为外交部第34任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副司长在外交部工作25年,有着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希望大家像支持我和历任发言人一样支持林剑副司长的工作。下面请林剑副司长主持今天的记者会。 林剑: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个平台同大家结识。在这个新的岗位上,我将向我的前辈和同事学习,同他们一道共同努力,竭尽所能及时、准确阐释中国的外交政策、理念和行动,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大家真诚沟通、良好合作,共同促进中国与世界更好相互了解与合作,帮助世界更好了解、理解新时代的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安哥拉总统洛伦索刚刚结束对华国事访问。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访问情况?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达成了哪些具体成果?中方对中安关系发展前景有何评价和期待? 林剑: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安哥拉总统洛伦索于3月14日至17日成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其间,习近平主席同洛伦索总统举行了会谈,李强总理、赵乐际委员长分别同洛伦索总统举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在会谈中共同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作出战略规划,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见证签署了关于编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经贸、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多份双边合作文件。会谈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安哥拉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份联合声明内容十分丰富,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共同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主线,凝聚了双方对巩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方面重要共识,全面阐述了中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中国同安哥拉传统友谊深厚,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中安互利合作成果丰硕,实实在在造福了两国人民。这次访问为中安关系下一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绘就了新蓝图。接下来,中方将同安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赓续传统友好,坚定相互支持,深化互利合作,携手推进各自国家现代化进程。 韩国新一社记者:今天起在韩国举行“民主峰会”,据说台湾方面人士也参加这次会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今天早上,朝鲜时隔一个月再次发射弹道导弹,对此中方有何评论? 林剑: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中方坚决反对韩方邀请台湾当局参加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和支持“台独”都注定要失败。中方已严正敦促韩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势力提供讲台,为其张目。民进党当局打着“民主”“人权”等旗号谋求扩大“台独”活动空间的图谋和做法蒙骗不了世人,只会自取其辱,注定失败。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也注意到韩美此前举行了针对朝方的联合军演。中方认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总台CGTN记者:我们注意到,3月15日是第二个“打击伊斯兰恐惧症国际日”,联合国大会当天通过了“打击伊斯兰恐惧症的措施”决议草案,促请会员国采取必要措施打击针对穆斯林的仇恨和暴力侵害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中国是“打击伊斯兰恐惧症的措施”决议的共提国。我们欢迎联合国大会通过该决议,支持联合国在打击伊斯兰恐惧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方始终认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挑动文明冲突、攻击宗教信仰只会让世界分裂动荡,对其他文明搞歧视、排外、敌对没有赢家,更换不来和平安宁。 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明确四个“共同倡导”,第一条就是要共同倡导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中方愿与伊斯兰国家及各方一道,弘扬全球文明倡议精神,秉持开放包容,促进交流对话,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坚决反对宗教仇恨行为,努力铲除滋生伊斯兰恐惧症的土壤。 俄新社记者:俄罗斯总统选举3月15日至17日举行,普京得票领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此次大选将如何影响中俄关系? 林剑:中方对此表示祝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我们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北京日报》记者:本周是2024年“澜湄周”。中方如何评价澜湄合作取得的进展?对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林剑:澜湄合作是由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八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同五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中老、中缅、中泰、中越先后宣布构建命运共同体,澜湄地区实现双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下,“丰收澜湄”“澜湄甘泉行动”“绿色澜湄计划”等民生项目持续落实,充实了地区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数字经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合作不断拓展,澜湄创新走廊加快建设。文旅、青年、媒体、地方交流持续深化。中方全力保障澜沧江合理下泄流量,分享全年水文信息,大力支持湄公河国家应对洪旱灾害。澜湄六国联手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国犯罪活动,有力保障地区安宁。 去年12月,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和第八次外长会成功举行,六国就深化互联互通、绿色发展、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通过《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为下阶段深化澜湄合作指明了方向。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建设团结稳定繁荣的澜湄家园是六国共同心愿。中国将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 为庆祝澜湄合作启动八周年,中国和湄公河五国将于今年3月18日至24日,也就是本周的“澜湄周”期间举 |